在新征程上彰显组织担当——2024年平凉市组织工作综述
时间记录坚实的脚步,岁月镌刻奋斗的足迹。
回眸2024年,全市组织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和市委五届八次、九次全会部署要求,聚焦“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聚力实施“五大工程”,以挺膺实干之姿和改革创新之力高质量推动全市组织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平凉实践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凝心铸魂
筑牢绝对忠诚思想根基
理论的先进,是最彻底的先进,思想的主动,是最大的主动。
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扎实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建立审核把关、督促落实、列席督导、下沉调研4项机制,督促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五学模式”,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举办读书班141期,基层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2.97万场次,市级8个宣讲团开展宣讲1235场次,在农村、城市社区、国有企业等领域开展辅导讲学1450场次,送学上门2.7万人次,高标准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相关做法被《光明日报》《甘肃日报》等媒体报道。
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及我省《若干措施》,市县两级采取内容体系模块化、学习方式多元化、组织实施分类化方式,分级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培训,组织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强化、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公务员能力素质提升、基层党员干部专题培训“六大计划”,
累计举办培训班294期、培训4.5万人(次),广大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不断增强。
选贤任能
激励广大干部奋勇争先
加快推进平凉现代化建设,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干部队伍是关键所在。
一年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聚焦服务保障“三区一城市”建设,牢固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选人用人鲜明导向,持续健全激励保护机制,广大干部真抓实干、主动担当、善作善成,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扎实开展干部大调研,运用“四法”“四要”发现识别干部,积极推荐提拔和进一步使用担当作为干部,切实把事业发展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以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推进“四个一百”挂职交流计划,选派52名干部市内双向挂职锻炼、12名干部到合肥市跟班学习、6名年轻科级干部到乡镇任职历练,培养储备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长远发展蓄好干部源头活水。
全力推进公务员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抓好《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贯彻实施,统筹开展考录、遴选、调任、转任(调配)等工作,认真落实倾斜乡村的公务员招录措施和专项招录政策,加强和规范公务员奖励工作,积极发挥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正向激励作用,我市公务员考录和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在全省推进会、座谈会分别作了经验交流,推荐1人荣获第七届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聚焦事关发展的关键领域、重点任务、短板弱项,全面精简优化考核事项和指标,做到“瘦身”减负。认真落实关心关爱干部措施,严格执行干部休假、体检等制度,妥善解决乡镇干部夫妻长期两地分居问题,推进项目人员有序入编,深入实施乡镇“五小工程”建设,不断增强干部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激发干部自觉担当的内生动力。
广纳英才
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磁场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
一年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各方面人才,积极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才智支撑。
加强政治引领,组织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开展抓人才工作述职评议,制定《平凉市人才引进管理使用办法》,开展第二批平凉市领军人才聘期考核,全面夯实党管人才工作基础。
聚焦“三区一城市”目标定位和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深入推进“六雁”工程,依托驻外人才工作站常态化组团式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召开平凉籍在北京、上海优秀人才和在兰高校人才引进宣介座谈会,加强流程管理和风险管控,引进备案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509人,为事业发展聚才引智。
不断深化校地合作,支持市中医医院等单位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44名,借助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优势建立3个博士服务站,成立天津农科院平凉分院及蔬菜、红牛等18个专家工作站(室),切实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组织实施平凉红牛产业链高层次人才培养等5个省级人才项目和16个市级人才项目,培养产业技术人才200名,选派290名乡村人才参加省级培训、364名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到天津交流学习,全市1160名科技特派员常年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培训、技术指导,赋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落实市级领导包抓重点人才队伍责任制和联系服务专家“四必访”“五必帮”制度,市人才发展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帮助93名专家申领陇原人才服务卡,全面落实好住房租赁、生活补助等政策待遇,持续改善人才公寓设施条件,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强基固本
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民生保障日渐完善,乡村振兴成效丰硕,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在平凉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党的建设始终是一条领航引路的旗帜,指引着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乘风破浪、勇毅前行。
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切实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持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增强。
组织召开市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印发《持续推进基层党建“六大攻坚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7个指导性文件,推动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三清单、两制度”,落实党组织书记“五个一”责任制,实施党建突出问题“书记领办”工程,建立党建联系点3799个,带动各级党组织以更高站位抓好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优提效。
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指导县(市、区)培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人选3302名、选聘社区工作者260名,“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实现全覆盖,新建、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147个,“一支一策”整顿转化软弱涣散党组织67个,探索推行政企联合、村企抱团、社企互动区域化党建联建,以“5+N”措施为抓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抓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中央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重点任务清单》,建立健全基层权责清单和职责准入制度,持续推行“一网十员”“十户联体”治理模式,相关经验做法被《甘肃日报》头版头题刊登。认真落实为基层减负要求,扎实开展基层党群服务中心超标准建设装修问题摸排整治,清理规范村(社区)机制牌子,纠治了一批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扎实开展农村党员进党校集中培训,挂牌成立乡镇党校60个。聚焦青年农民、产业工人等重点群体发展党员,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制定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15条措施。常态化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大比武·能力大提升”活动,积极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联系服务群众中勇挑重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从严从实
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正人者必先正己,律人者必先自律。
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政治建部、能力强部、从严治部,着力锻造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模范部门,以走在前、作表率的政治站位服务保障全市发展大局。
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举办全市组织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暨组工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建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研学、组工讲坛讲学等机制,组工干部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落实全市组织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五项制度”,深化组工动态日报送、工作计划周安排、季度编发大事记等机制,健全完善内部管理运行制度,机关效能进一步提升。
逐梦惟笃行,奋进正当时。
新征程新气象新突破。全市组织系统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锐意进取、创新实干,扎实推动全市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平凉实践崭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记者 :李芳芳 编辑:任静 编审:刘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