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民政局在社会组织领域全面推广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助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泾川县民政局立足本地实际,从2024年9月起,全面实施社会组织领域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半年时间,相关部门、企业、协会和个人打印专用信用报告6份,替代了10份证明材料,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和公众的难题,获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一是推行信用赋能,破解企业“证明难题”。长期以来,企业和协会在参与招投标、申请资质或政策扶持时,需反复提交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流程繁琐、耗时费力。民政局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泾川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推行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暨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的实施方案》,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社会组织信用数据库,整合企业和协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承诺、履约评价等全维度信息,推出“一纸信用报告”替代传统证明,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二是实现一码集成,动态监管“高效便捷”。社会组织领域专用信用报告通过“信用中国(甘肃泾川)”平台在线生成,涵盖企业和协会基本信息、近3年信用记录、奖惩情况、信用评级等核心内容,并附有专属验证二维码,供相关部门即时核验真伪。企业和协会可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或线下窗口“一键申请、秒批秒办”,报告效力与纸质证明等同,且支持跨部门、跨场景通用。此举不仅简化了流程,还通过动态更新机制,推动行业监管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警”转变。
三是长效信用筑基,行业协会“激发活力”。新政策实施后,预计每年可为全县社会组织节省办事时间超5个工作日,降低制度性成本约30%。同时,信用报告的广泛应用将倒逼社会组织强化诚信自律,形成“守信者畅通无阻、失信者寸步难行”的良性生态。民政局还将联合各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拓展信用报告在登记、变更、注销等场景的应用,打造“信用+社会组织”创新模式。
下一步,县民政局将持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信用修复、信用惠民等机制,推动社会组织与信用经济深度融合,为擦亮城市品牌注入新动能,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崇信:乡村重点项目满弓劲发
下一篇: 庄浪:生态旅游赋能乡村振兴